好热啊好热啊!
没想到每年都喊的“史上最热”,在今年竟然有了真实的凭证。
就拿北京来说,尽管上周迎来了立秋节气,但“桑拿感”依旧不减,迎面吹来的风都是热的。
(资料图片)
前段时间,打工人之间还流传一句话,“夏天太热等秋天再辞职”。
谁知即将出伏了,自己依旧要“脚踩风火轮”上下班,每天都盼着凉爽的天气快点到来。
能让打工人留恋职场的,恐怕也只有办公楼里清凉的空调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今能靠空调冰箱续命,古人没有这些,又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事实上,古人不仅在衣食住行上的避暑花样比我们多,在玩乐消遣上的消夏方式还比我们雅!
衣食
说到衣,就不得不说很多人对汉服的误解。
在我们过往的印象中,汉服大多都是宽袍大袖,厚重拖地,看着就热。
事实上,古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一样会在夏天改变衣服的布料和款式来清凉。
消夏小景图局部·明·文征明
首先布料自然是越薄越好。
早在汉朝,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用蚕丝制成的纱衣。
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曾出土过一件西汉素纱襌衣。
具体有多薄呢?
叠十层,下面放一张报纸,竟然还能看到报纸上的字迹。
惊奇的是,当专家曾想复制一件时,却发现怎么都比原物重。
原来,经过上千年的培育,如今的蚕不仅胖了,吐的丝也比以前的粗,自然要重一些。
但我们现在的蚕丝衣服都轻薄无比,可想古人的有多轻便散热。
当然,蚕丝只有非富即贵的人才能用到,那普通人夏天穿什么衣服散热呢?
白居易曾在《夏日作》中提到了一种名叫“葛衣”的衣服。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葛,也就是葛麻,一种茎皮纤维可用来纺织的植物。
可见当时的普通人应该大多都穿着植物做成的衣服过夏。
而在这些布料中,有一种苎麻布因为纱质细软、凉爽清汗,很适合做夏装,后来直接就被称作“夏布”了。
材质外,衣服款式上古人也是各出奇招。
我们如今夏天穿短袖短裤,其实汉服也有半臂、短打、背心等类似款式。
《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很多穿背心的人,和现在几无差别。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
而不仅男性可以穿,就连男女大防的宋朝,女子也会在夏天穿背心。
甚至,你还可以选择不穿。
就像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里写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槐荫消夏图·宋·佚名
不仅改变衣服,古人还发明了一种更神奇的夏衣。
我们都知道竹子可以做成各种器物,但你知道竹子还能做成衣服吗?
为了通风排汗,古人还会在外衣和内衣之间穿一件用单枝竹管串接成的网状衣服,称之为“隔汗衣”。
此外,至于帽子、凉鞋、木屐等度夏必备单品,古人也有很多设计,这里不加赘述了。
东晋木屐·南京市博物馆藏
和衣服一样,美食也是夏天的消暑渠道。
我们如今过夏,最不能缺的恐怕就是冰了,古人也是一样。
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学会了用冰解暑。
《诗经》里就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之句。
意思是每年周历二月,负责取冰的“凌人”会到冰面凿冰,周历三月再储存到“凌阴”即冰库中。
等到夏天取出,就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用冰最奢侈的,当属杨国忠一家。
《开元天宝遗事》里写杨氏子弟每到夏天,就会“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给宴席降温。
在座客人“虽酒酣各有寒色”,甚至还会“挟纩”,也就是裹着袍子御寒。
可见你享受过的“盖着被子开空调”的快乐,其实古人也享受过呢。
除了降温,冰还能拿来冰镇食物、制作冷饮。
这就不得不提祖先的另一项伟大发明,冰鉴!
冰鉴,也就相当于我们如今的冰箱。
《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春始治鉴”“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
湖北随州市的曾侯乙墓就曾出土过一台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
冰鉴将内部设计成一个“回”字,外层放冰块,内层放物品,不仅能冰镇食品,还可以散发冷气,给房间降温。
屈原的《楚辞·招魂》里就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之句,可知他当时就喝过冰镇的米酒。
而如果说冰镇只能吃一个清凉,那么随着少数民族的融入,带来奶制品,冷食的花样就更多了。
唐朝人过夏天,非常流行一种名为“酥山”的清凉甜点。
手捧酥山壁画·唐·章怀太子墓
所谓“酥”,其实是一种北方游牧民族传来的乳制品,与今天的奶油、黄油很像。
而制作“酥山”,就是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再倒入蜂蜜、酒酿等甜食,浇在冰上,一边浇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冷冻,最后插上各种花朵、彩树等作为装饰。
如果唐朝也有网红食物一说,酥山的造型绝对是长安美食圈最内卷的赛道了。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很像冰淇淋?
你没猜错!
冰淇淋就是马可波罗从我们这儿带去欧洲流传开来的,就连如今的意大利人也共识中国才是冰淇淋的发源地。
而那时的冰其实还挺贵的,《云仙杂记》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但到了唐朝后期,古人发现硝石可以降温,便学会了自制冰块,加上宋朝市井经济繁盛,冰也也从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不仅出现专门售卖冷饮的“冰商”,冷饮花样也更多了。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
杨万里有首专门描写这一场景的诗,“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而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籍记载,当时街面上卖的冷食有麻饮细粉、冰雪冷元子、沙糖绿等,冷饮有紫苏饮、甘豆汤、椰子酒、漉梨浆、香薷饮、姜蜜水、木瓜汁、乳糖真雪、白醪凉水、凉水荔枝膏、雪泡梅花酒、雪泡缩脾饮、五苓大顺散、甘草冰霜凉水等。
虽然我们如今无法吃到,但只消看到这些名字,应该也能感受来自千年前的清凉。
此后的朝代,吃冰已经成为民间过夏最基础的生活习俗了。
所以,你以为古人没有科技,生活艰涩,其实数千年里,他们之于衣食的夏天,不比我们少享受呢。
住行
我们如今的空调原理,是通过换气,让室内的空气降温,达到凉爽的效果。
古人虽然没有高科技,却也有很多同样降低室温的方法。
你肯定知道古代皇宫选择建在地势高处,是为了展现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事实上,其实这里也有通风散热的考量。
而皇宫的设计外,古代帝王还会修建行宫避暑。
像我们熟悉的承德避暑山庄,就因此得名,而圆明园、颐和园,也都作此用。
再往前追溯,隋文帝就曾在长安边上的天台山修建仁寿宫避暑。
据说此宫海拔1000多米,有众多水系环绕,即便是三伏天,也是“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唐朝的象征大明宫,筹建的原因,也是因为旧皇宫太极宫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处,夏季潮湿而燥热。
大明宫复原图
据《唐语林》记载,大明宫里还设计了一座专门用来避暑的含凉殿。
盛夏之际,用水车将冷水输送到房顶,这样冷水流下时,就不仅能带走房顶热气,还能沿屋檐形成人造水帘,与此同时,用水力摇扇扇动水帘,让冷气吹入室内。
哪怕是“暑毒方甚”的炎夏,也能达到“风猎衣襟”“座内含冻”的降温效果。
据说当时的御史大夫王鉷见样学样,也在家修了一间“自雨亭”。
虽然无法比肩含凉殿的避暑效果,却也“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封氏闻见录》)
自此,“自雨亭”就在京城达官贵胄家中流行开来。
刘禹锡就因为在刘驸马家体验了一次,还激动地作诗一首《刘驸马水亭避暑》。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想象一下,庭外翠竹荷花,亭内水流风动,桌子上是冰镇美食,身边是好友围坐,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也难怪最后说“再三珍重主人翁”,恐怕不是舍不得主人翁,而是舍不得自雨亭吧。
像这样有创意的自制‘空调房“历史上并不少见。
我们都知道“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台”,但很少有人知道,曹操还在铜雀台北面建了一个冰井台。
《三国志》里记载这个冰井台上面有三座冰室,而每个冰室下面都有数眼冰井。
夏天一到,就用布满孔眼的盖子盖在井上,冰块的寒气随着孔眼散发到房间里,肉眼可见的凉爽。
同样操作的还有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的一家别墅,屋里有七口井,盖上镂空的盖子,“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现存深井洞口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帝王权贵这般随意地建房子,换房子,改造房子。
之于古代的普通人,大多选择的避暑方式则是搭凉棚,在房子外加遮阳罩。
因为搭棚纳凉的人多了,还形成了专门的“避暑会”。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
而这一传统,也一直传到民国,老北京有句俗语,“天棚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其中的“天棚”就是指凉棚。
中山公园的凉棚
最后,如果凉棚还不解热,就只有去到大自然纳凉了。
《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而这样浪漫的消暑方式,自然也留下了很多传世诗画。
山里的,有李白写的,“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长夏江村图局部·明·仇英
湖上的,有白居易写的,“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莲塘泛舟图局部·宋·王诜
水边的,有秦观写的,“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荷香消夏图局部·宋·马麟
寺中的,有李端写的,“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竹梧消夏图局部·明·仇英
反正不管在哪,都比在城市里待着凉快。
就像元人释英写的“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这一对比,不知道要羡煞多少城里风尘赶路人。
玩乐
上面说了这么多逃避夏天的做法,可不得不承认,夏天带给我们的除了燥热,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不信你回想自己的年少时光,是不是很多快乐都发生在夏天。
因为极致的热,夏天也拥有很多极致的体验。
因此,基于夏天的特性,古人也创造了很多度夏的快乐。
首先是一些在夏天的发明。
其中占据C位的,毫无异议是扇子。
扇子款式大同小异,主要是材质的不同。
一般人家大多是竹子、羽毛,而经济条件好的则会用绢帛,甚至象牙。
雍正行乐图·清·风行者
文人会在扇子上题诗写字,情人则会用扇子作为信物。
发展到后来,扇子也逐渐成为了文学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象。
比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个扑扇的动作,就将深闺女儿的娇俏展现出来。
而且除了手动,古人还发明了机械扇。
东晋葛洪写的《西京杂记》里就有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我们如今看一些清宫剧里的轮扇,应该就是这么传承下来的。
扇子作为C位,而其他的四大避暑法宝则分别是瓷枕、凉床、凉席、竹夫人。
瓷枕的前身是玉枕,西汉邹阳的《酒赋》里就有“君王凭玉几,倚玉屏”之句。
玉石性凉,因此在夏天拿来做玉床、玉枕,最适合消暑。
等到瓷器被发明出来,瓷枕也就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李清照写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其中的“玉枕”就是指瓷枕。
凉床、凉席则由竹子制成的。
白居易《小阁闲坐》里的“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李清照《一剪梅》里的“红藕香残玉簟秋”,唐·辛弃疾《江神子》里的“簟铺湘竹帐垂纱”,说的都是凉床。
四景山水图之夏景·宋·刘松年
其实直到现在,不少南方地区仍保有夏天睡竹床,铺凉席的习惯。
竹夫人同样是用竹子编成。
因为整体都是镂空的,天气热时抱着入睡,当风吹过,就会产生丝丝凉意。
苏轼有“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之句。
《红楼梦》中有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
谜底也是竹夫人。
发明快乐之外,一些夏天独有的事物也被古人被玩出了花样,写到了书里。
比如赏荷。
夏天不能失去荷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据《武林旧事》记载,临安百姓每到夏至,都会“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
柳塘钓隐图局部·宋·佚名
荷花外,还有荔枝、西瓜等夏日特产,也是消遣必备。
兴之所至,甚至会“留宿湖心,竟夕而归”。
荷花外,还有荔枝、西瓜等夏日特产,也是消遣必备。
杨贵妃爱荔枝,被杜牧写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留名千古。
文天祥同样爱着西瓜,因为没人写他就自己写。
在他写的《西瓜吟》里有一句,“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意思是邵平种瓜种得最好,甚至能比得上汉朝的公卿!
而对于表达欲旺盛的古代文人,这样展现自己消暑快乐的诗词比比皆是。
听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消夏图·清·吴历
弹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桃源仙境图局部·明·仇英
赏月。
“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衣。散步下瑶阶,仰看星斗辉。”——于谦《夏夜步月》
睡午觉。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梧竹书堂图局部·明·仇英
垂钓、下棋。
“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但要说最能展现古人文雅特色的,莫过于“心静自然凉”。
白居易写的《销暑》便是最好的总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想象一下,我们端坐在院子里,窗下有清风,心中无杂念,仿佛万事万物都与我们无关,烦恼自然尽消,热意自然退去。
悟阳子养性图·明·唐寅
如今的我们,因为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条件变好,已经习惯性一到夏天就缩进了空调房躺平。
但偶尔,也会怀念幼时傍晚睡在竹床上乘凉的时光。
不用怀疑,那就是祖先们从千年前一直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我们做过的,他们都曾做过。
可如你所见,这些生活习俗已经不能抵消当下的炎热了。
除了我们耐热的阈值增高,更因为全球气候的变暖。
一切警告都慢慢成为了现实,近些年来越发明显的更热的夏,更冷的冬,气候环境的改变已经不再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口头,更是体现在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发展下去,不仅夏不像夏,冬不成冬,更会出现四季不成四季,自然不成自然的局面。
所以,趁一切还可以挽回,对环境好一点,对地球好一点吧。
不仅为了当下的我们,也为了数千年来的夏日传承,更是为了那些可以预见的未来。
* 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网络
Copyright © 2015-2022 澳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4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